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极为常见的疾病。它的局部表现是胃十二指肠壁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缺损。患者有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返酸、嗳气等症状。本病易反复发作,呈慢性经过。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2种。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据统计前者约占70%,后者约占25%,两者并存的复合性溃疡约占5%。

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生在于十二指肠部位的局限性组织缺失,累及粘膜、粘膜下层和肌层的非特异性溃疡。其形成的机理是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与十二指肠的抵御作用之间失去平衡,故属消化性溃疡范畴(消化性溃疡还包括胃溃疡)。本病是具有反复发作倾向的一种慢性消化道疾病。因本病以慢性周期性发作并有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故归属于中医“胃脘痛”、“肝胃气痛”等的范围。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胃脘痛”为本病的中医对应病名。其并发症则与中医学中的“呕吐”、“血证”相同。

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也可表现为仅在饥饿时隐痛不适。典型者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剑突下持续性疼痛,可被制酸剂或进食缓解。临床上约有2/3的疼痛呈节律性:早餐后1~3小时开始出现上腹痛,如不服药或进食则要持续至午餐后才缓解。食后2~小时又痛,也须进餐来缓解。约半数患者有午夜痛,病人常可痛醒。节律性疼痛大多持续几周,随着缓解数月,可反复发生。

消化性溃疡主要症状为上腹疼痛或消化不良。疼痛位于上腹部中线偏右部位,较为局限。患者常常将疼痛描述为“咬蚀样”或“饥饿样”。疼痛具有明显的节律性可因进食食物或服用抗酸药而缓解,常在餐后1~3h(饮食刺激胃酸持续分泌3~h而食物完全从胃排空约2h)再发患者常在凌晨1:00~3:00点于睡眠中疼醒,尤其是对那些睡前吃零食者。疼痛可向右季肋区或右背部放射,若无合并症很少发生放射性疼痛。持续的后背痛常预示后壁溃疡的穿透。

对顽固十二指肠溃疡需手术治疗,在我国当前普遍采用的是胃大部切除术;而据国外文献报道,近年来更多地采用了迷走神经切断术,二者都有良好效果。

胃溃疡首选手术是胃大部切除术(以毕Ⅰ式为佳)。高位胃溃疡可作旷置式胃大部切除或迷走神经切断加幽门成形术。溃疡已恶变应按胃癌手术要求作根治性胃切除手术。

(一)饮食调理

1、烹调要恰当:以蒸、烧、炒、炖等方法为准。煎、炸、烟熏等烹制的菜不易消化,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影响溃疡面的愈合。

2、不吃刺激性大的食物:禁吃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肉汤、生葱、生蒜、浓缩果汁、咖啡、酒、浓茶等,以及过甜、过酸、过咸、过热、生、冷、硬的食物。甜食可增加胃酸分泌,刺激溃疡面加重病情;过热食物也会刺激溃疡面,引起疼痛,甚至使溃疡面血管扩张而引起出血;辛辣食物刺激溃疡面,使胃酸分泌增加;过冷、过硬的食物不易消化,可加重病情。另外,溃疡病人还应戒烟,因烟草中的尼古丁能改变胃液的酸碱度,扰乱胃幽门正常活动,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3、加强营养:应选用易消化、含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稀饭、细面条、奶、软米饭、豆浆、鸡蛋、瘦肉、豆腐和豆制品;富含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这些食物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组织和促进溃疡愈合。

、限制多渣食物:应避免吃油炸食物以及含粗纤维较多的芹菜、韭菜、豆芽、火腿、腊肉、鱼干及各种粗粮。这些食物不仅粗糙不易消化,而且还会引起胃液大量分泌,加重胃的负担,但经过加工制成菜泥等易消化的食物后则可以食用。

5、制订合理的饮食制度:吃饭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少说话,不看书报,不看电视,保持精神愉快。在溃疡活动期,以进食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为好。

6、多吃润肠食物:为避免病人大便干燥,还需要吃些琼脂、香蕉、

蜂蜜等能润肠的食物,这对溃疡病人很重要。

(二)食疗方法

1、鸡蛋1个,打入碗中,用筷子搅匀,用滚烫的开水冲熟后即可食用。开水冲鸡蛋质地柔软容易被胃消化吸收,可大大减轻胃的负担,有利于溃疡病灶愈合。鸡蛋黄中含有卵磷脂(卵磷脂产品),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疏水层,对胃黏膜有很强的保护作用和抵抗有害因子入侵的防御作用。

2、取2千克马铃薯,去芽眼,切碎,捣成泥,装入布袋,放在毫升的清水中反复揉搓,生出一种白色粉质液体,把液体倒入铁锅熬干,使浆汁变成一种黑色膜状物,取出研末,每次饭前服3克,每日3次。适用于胃溃疡。

3、新鲜卷心菜适量,洗净捣汁,每次毫升,日服2次。适用于胃溃疡未出血时。

、红茶10克,开水冲泡,加入蜂蜜、白糖各适量,代茶饮用,每日3次。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5.取番茄汁、马铃薯汁各毫升,混匀后服,早晚各1次。适用于胃溃疡。

胃癌

1、地域环境及饮食生活因素

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长期食用薰烤、盐腌食品的人群中胃远端癌发病率高,与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关;吸烟者的胃癌发病危险较不吸烟者高50%。

2、幽门螺杆菌感染

我国胃癌高发区成人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在60%以上。幽门螺杆菌能促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而致癌;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加上环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幽门螺杆菌的毒性产物CagA、VacA可能具有促癌作用,胃癌病人中抗CagA抗体检出率较一般人群明显为高。

3、癌前病变

胃疾病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后的残胃,这些病变都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过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有可能转变为癌。癌前病变系指容易发生癌变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是从良性上皮组织转变成癌过程中的交界性病理变化。胃黏膜上皮的异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根据细胞的异型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重度异型增生与分化较好的早期胃癌有时很难区分。

、遗传和基因

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胃癌病人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其胃癌发病率较对照组高倍。胃癌的癌变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发展过程,涉及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相关基因与转移相关基因等的改变,而基因改变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早期胃癌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少数人有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疼痛与体重减轻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病人常有较为明确的上消化道症状,如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随着病情进展上腹疼痛加重,食欲下降、乏力。根据肿瘤的部位不同,也有其特殊表现。贲门胃底癌可有胸骨后疼痛和进行性吞咽困难;幽门附近的胃癌有幽门梗阻表现;肿瘤破坏血管后可有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腹部持续疼痛常提示肿瘤扩展超出胃壁,如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腹水、黄疸、腹部包块、直肠前凹扪及肿块等。晚期胃癌病人常可出现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等表现。

胃癌的扩散和转移有以下途径:

1、直接浸润

贲门胃底癌易侵及食管下端,胃窦癌可向十二指肠浸润。分化差浸润性生长的胃癌突破浆膜后,易扩散至网膜、结肠、肝、胰腺等邻近器官。

2、血行转移

发生在晚期,癌细胞进入门静脉或体循环向身体其他部位播散,形成转移灶。常见转移的器官有肝、肺、胰、骨骼等处,以肝转移为多。

3、腹膜种植转移

当胃癌组织浸润至浆膜外后,肿瘤细胞脱落并种植在腹膜和脏器浆膜上,形成转移结节。直肠前凹的转移癌,直肠指检可以发现。女性病人胃癌可发生卵巢转移性肿瘤。

、淋巴转移

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进展期胃癌的淋巴转移率高达70%左右,早期胃癌也可有淋巴转移。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和癌灶的浸润深度呈正相关。胃癌的淋巴结转移通常是循序逐步渐进,但也可发生跳跃式淋巴转移,即第一站无转移而第二站有转移。终末期胃癌可经胸导管向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经肝圆韧带转移至脐部。

1、X线钡餐检查

数字化X线胃肠造影技术的应用,目前仍为诊断胃癌的常用方法。常采用气钡双重造影,通过黏膜相和充盈相的观察作出诊断。早期胃癌的主要改变为黏膜相异常,进展期胃癌的形态与胃癌大体分型基本一致。

2、纤维胃镜检查

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并可获取病变组织作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胃癌的最有效方法。采用带超声探头的纤维胃镜,对病变区域进行超声探测成像,有助于了解肿瘤浸润深度以及周围脏器和淋巴结有无侵犯和转移。

3、腹部超声

在胃癌诊断中,腹部超声主要用于观察胃的邻近脏器(特别是肝、胰)受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螺旋CT与正电子发射成像检查

多排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立体重建和模拟内腔镜技术,是一种新型无创检查手段,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和术前临床分期。利用胃癌组织对于氟和脱氧-D-葡萄糖(FDG)的亲和性,采用正电子发射成像技术(PET)可以判断淋巴结与远处转移病灶情况,准确性较高。

1、手术治疗

(1)根治性手术原则为整块切除包括癌灶和可能受浸润胃壁在内的胃的部分或全部,按临床分期标准整块清除胃周围的淋巴结,重建消化道。

(2)姑息性手术原发灶无法切除,为了减轻由于梗阻、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引起的症状而做的手术,如胃空肠吻合术、空肠造口、穿孔修补术等。

2、化疗

用于根治性手术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延长生存期。晚期胃癌病人采用适量化疗,能减缓肿瘤的发展速度,改善症状,有一定的近期效果。早期胃癌根治术后原则上不必辅助化疗,有下列情况者应行辅助化疗:病理类型恶性程度高;癌灶面积大于5厘米;多发癌灶;年龄低于0岁。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姑息手术后、根治术后复发者需要化疗。

常用的胃癌化疗给药途径有口服给药、静脉、腹膜腔给药、动脉插管区域灌注给药等。常用的口服化疗药有替加氟、优福定、氟铁龙等。常用的静脉化疗药有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顺铂、阿霉、依托泊苷、甲酰四氢叶酸钙等。近年来紫杉醇、草酸铂、拓扑酶抑制剂、希罗达等新

的化疗药物用于胃癌,

3、其他治疗

包括放疗、热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胃癌的免疫治疗包括非特异生物反应调节剂如卡介苗、香菇多糖等;细胞因子如白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1、胃、十二指肠溃疡外科手术适应症限于:发生严重并发症,如急性穿孔,大出血,瘢痕性幽门梗阻和溃疡恶变;规范的内科治疗无效者,主要手术方法是胃大部分切除术和迷走神经切断术两大类。饮食:进食易消化,少刺激,营养丰富的软食。对溃疡穿孔或合并大出血者应禁饮食;对合并幽门梗阻者应进流质饮食或禁食,以减少胃内容物滞留。胃癌病人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术前要改善营养状态提高对手术的耐受性。能进食者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和少渣的饮食;不能进食者则从静脉途径补充。

2、体位:对溃疡急性穿孔者,无休克情况下取半卧位,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减少毒素的吸收;对急性出血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免加重出血,合并休克者取休克体位。

3、胃肠减压:对溃疡穿孔者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护理措施,可减少胃肠内容物继续进出腹腔;对大出血者可观察出血量及性状,必要时可洗胃。

、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胃癌疗效的关键。手术治疗是首选方

法,辅以化疗,放疗及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

5.手术晨常规置胃口,尿管。

1、手术后出血手术后2h以内,从胃管引流出不超过ml的暗红色或咖啡色血性内容物,属于手术后正常现象。如果短期内自胃管引流出较大量的血液,尤其是鲜血,甚至呕血、黑便,甚至出现休克,是止血不彻底等原因所致。如果在手术后数天发生,出血则可能是继发的。术后出血一般通过禁食、止血药物、输新鲜血液等措施,多可自止;如发生休克,应果断再次手术探查止血。

2、十二指肠残端破裂是毕罗Ⅱ式手术后早期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手术后2~8h或1周左右。表现为右上腹突然发生剧烈疼痛,局部或全腹明显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腹膜炎症状。右上腹穿刺可抽出胆汁样液体。一旦发生残端破裂,应即行引流术。手术后应做好各种引流管的护理;保护伤口周围皮肤;加强营养支持;应用抗生素治疗腹腔感染。

3、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瘘多发生在手术后5~7天。吻合口破裂常引起严重的腹膜炎;如发生较晚,局部已形成脓肿,逐渐向外穿破而发生胃肠吻合口外瘘。局部已形成脓肿或瘘,应充分引流。手术后一定要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

、手术后梗阻①吻合口梗阻:主要表现为进食后上腹胀痛、呕吐,呕吐物为食物,多无胆汁。因手术时吻合口过小,或缝合时胃肠壁内翻过多造成的梗阻,需再次手术扩大吻合口或重新作胃空肠吻合。黏膜炎症水肿造成的梗阻,经过适当的非手术治疗可自行症状消失;经2周非手术治疗未愈者,应手术治疗。②输入空肠袢和输出空肠袢梗阻:毕罗Ⅱ式手术后,不全性输入空肠袢梗阻的临床表现为食后上腹饱胀,轻者恶心,重者呕吐,呕吐物主要是胆汁,一般不含食物;完全性输入空肠袢梗阻为闭袢性梗阻,可影响肠壁的血运,发生坏死或穿孔,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呕吐,呕吐物不含胆汁,有时偏右上腹可触及包块。输出空肠袢梗阻主要表现为呕吐,呕吐物为食物和胆汁。多数病人经禁食、胃肠减压、洗胃、静脉补充营养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措施,数周症状逐渐减轻而自愈,少数症状严重持续不减轻者,需手术治疗。

5、倾倒综合征早期倾倒综合征表现为进食后10~20分钟发生上腹胀闷、心悸、出汗、头晕、呕吐及肠鸣、腹泻等,病人面色苍白,脉搏加速、血压稍高。平卧30~5分钟可自行好转消失,平卧位进食往往不发生倾倒症状。晚期倾倒综合征(低血糖综合征)多在食后2~3h发作,表现为无力、出汗、饥饿感、嗜睡、眩晕等。多数病人经调节饮食可痊愈。

6、吻合口溃疡为术后远期并发症,绝大多数发生在十二指肠溃疡术后。内科治疗无效者需手术治疗。

7、营养障碍胃大部切除术后,少数病人可出现消瘦、贫血等营养障碍。主要是调节饮食,注意饮食的热量和营养价值。给予胃蛋白酶、胰酸或多酶制剂。如有缺铁性小红细胞贫血给予铁剂,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给予维生素B12治疗。

8、迷走神经切断术后并发症的护理①胃潴留:多发生在手术后3~天。表现为上腹饱胀不适,呕吐所进食物或带有胆汁。检查可见上腹部明显饱满及隆起。经过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温高渗盐水洗胃,维持体液平衡和营养补充等措施,一般10~1天症状消失。②腹泻: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及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未加胃引流术者腹泻发生率较高。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后腹泻发生率少。维持体液平衡,注意饮食调节,服用助消化药物,可有效地改善症状。③胃小弯坏死穿孔:是一种少见但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多见于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后。临床表现为突然上腹部疼痛及急性腹膜炎症状。一旦发生,病情较严重,应立即手术修补。

总的膳食原则:低脂、低糖、高蛋白饮食

1、控制脂肪摄入量:限制牛油、羊油、猪油、奶油等动物性脂肪的摄入,选用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椰子油除外。花生、核桃、榛子、松子仁等脂肪含量也不低,也要适当控制。同时还应适当控制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肾、脑等脏腑类,鸡蛋含胆固醇也很丰富,以每日一个或隔日一个为宜。

2、供给适量的碳水化合物:主食以软食、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馒头、包子、饺子、馄饨等,但做馅的蔬菜应选用含粗纤维少的。忌食糖制甜食,如糕点、果酱、蜂蜜、蜜饯等。肠胃功能恢复后,可多食些粗杂粮,如荞麦、燕麦片、玉米面、二合面(玉米面和黄豆面)、三合面(玉米面、黄豆面和白面)。

3、选用优质蛋白:乳、蛋、瘦肉、鱼、虾、豆制品均属于优质蛋白,应多食用。烹调以熟烂、易消化为主。如瘦肉可切碎后做成肉糜后食用,肉嫩也可切成较小的肉块焖烂食用,鱼虾类以清蒸、熬汤为主,肉汤同食为佳。蛋类不可油炸,可做成水泡蛋、蛋羹等食用。

、少食粗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甘蓝菜、荸荠、洋葱等。少量多餐,多饮水,限高钠盐,少食或不食腌制、辛辣刺激食物,过硬、过冷、过酸、过热以及煎炸食物。

5、多吃维生素含量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这类食物不但可以增加抵抗力,而且还可增加食欲。应忌食生、冷食物,但对水果蔬菜类应视情况对待。术后初期可吃些菜汁和少量易消化的水果,每次量不宜多。胃肠功能基本恢复后可以吃一些清淡爽口的生拌凉菜和水果,特别是化疗期,具有明显的开胃作用。如醋拌心里美萝卜,醋拌白菜心,素沙拉,银耳拌芹菜,胡萝卜丝拌豆芽,山楂糕拌鸭梨等。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红柿、山楂、橙子、猕猴桃、大枣等。胃切除患者常会发生铁、维生素B12、叶酸和内因子的缺乏,也应注意补充。香菇、蘑菇、木耳等菌类食物也宜多食。

6、术后两周后可进食低脂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馄饨等半流质饮食,每日5~6餐,少量多餐,避免过甜、过咸、过浓饮食,如进食后出现恶心,腹胀等症状,应暂停进食。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忌烟、忌酒。多喝蘑菇汤、酸奶有好处。以清淡为主,海鲜也尽量少吃或不吃。

如何预防胃癌术后倾倒综合症和低血糖综合症?

1、倾倒综合症的主要表现是进食甜的流质,如加糖的牛奶,10~20分钟后,即感上腹部不适,腹部胀痛,恶心、呕吐,肠鸣,腹泻,全身乏力,头晕、出汗,心慌,面部潮红、甚至虚脱。该综合症多可通过饮食调节控制。症状较重和反复发作者,应进食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少量多餐,进餐时避免饮用流质等液体食物,餐后最好能平卧30分钟,餐后半小时~1小时待以饮用少量无糖的液体。经此调节后,可有效地减慢胃肠排空速度及排空量。1~2年后,症状可逐步减轻而不再发作。

2、术后低血糖综合症的主要表现是进食后2~小时,出现心慌,出汗、无力、眩晕,手震颤、饥饿感,嗜睡或虚脱。其原因在于食物过快地排入空肠,葡萄糖被过快地吸收,血糖呈一过性增高,刺激胰腺分泌过多的胰岛素,随即引起了反应性低血糖。通过饮食调节来控制本综合症的办法是:少食多餐,进高蛋白,高脂肪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避免甜的、过热的流质饮食。餐后平卧10~20分钟,并准备可供口服的糖类食品以纠正低血糖。多数病人经此调节后,6个月~1年能逐步自愈。

1、出院后可进食软饭,饮食要有规律,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鱼、蛋、蔬菜、水果、牛奶等,有利于伤口恢复。术后一月内应少量多餐,每日6餐,每餐一两至二两,逐渐至正常3餐。细嚼慢咽,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不吃高脂食物,腌制品,适量补充铁剂和维生素,术后3~6个月后可逐渐据身体情况恢复到普通饮食。忌烟酒、浓茶、咖啡、辣椒、油炸、生冷、酸辣食物等胃肠刺激性食物。

2、出院后一月内注意休息,二个月后参加轻微劳动,三个月后可根据自己的恢复情况从事轻便工作。

3、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休息,适当锻炼,行轻体力活动,以增加体力。避免精神刺激。

、伤口如红、肿、有渗液,体温高于38℃,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停止排便排气及时就医。

5、遵医嘱定期复查。

肠梗阻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统称肠梗阻。它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有时急性肠梗阻诊断困难,病情发展快,常致患者死亡。目前的死亡率一般为5%~10%,有绞窄性肠梗阻者为10%~20%。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患者年龄大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等常为死亡原因。

1、按病因分类

(1)机械性肠梗阻临床上最常见,是由于肠内、肠壁和肠外各种不同机械性因素引起的肠内容通过障碍。

(2)动力性肠梗阻是由于肠壁肌肉运动功能失调所致,并无肠腔狭窄,又可分为麻痹性和痉挛性两种。前者是因交感神经反射性兴奋或毒素刺激肠管而失去蠕动能力,以致肠内容物不能运行;后者系肠管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肠壁肌肉过度收缩所致。有时麻痹性和痉挛性可在同一患者不同肠段中并存,称为混合型动力性肠梗阻。

(3)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系膜血管内血栓形成,血管栓塞,引起肠管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肠蠕动功能丧失,使肠内容物停止运行。

2、按肠壁血循环分类

(1)单纯性肠梗阻只有肠梗阻存在而无肠管血循环障碍。

(2)绞窄性肠梗阻有肠梗阻存在同时发生肠壁血循环障碍,甚至肠管缺血坏死。

3、按肠梗阻程度分类

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或部分性肠梗阻。

、按梗阻部位分类

可分为高位小肠梗阻、低位小肠梗阻和结肠梗阻。

5、按发病轻重缓急分类

可分为急性肠梗阻和慢性肠梗阻。

6、闭襻型肠梗阻

是指一段肠襻两端均受压且不通畅者,此种类型的肠梗阻最容易发生肠壁坏死和穿孔。

一、粘连性肠梗阻

1、以往有慢性梗阻症状和多次反复急性发作的病史。

2、多数病人有腹腔手术、创伤、出血、异物或炎性疾病史。

3、临床症状为阵发性腹痛,伴恶心、呕吐、腹胀及停止排气排便等。

1、全身情况:梗阻早期多无明显改变,晚期可出现体液丢失的体征。发生绞窄时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及休克。

2、腹部检查应注意如下情况:

①有腹部手术史者可见腹壁切口瘢痕;

②病人可有腹胀,且腹胀多不对称;

③多数可见肠型及蠕动波;

④腹部压痛在早期多不明显,随病情发展可出现明显压痛;

⑤梗阻肠襻较固定时可扪及压痛性包块;

⑥腹腔液增多或肠绞窄者可有腹膜刺激征或移动性浊音;

⑦肠梗阻发展至肠绞窄、肠麻痹前均表现肠鸣音亢进,并可闻及气过水声或金属音。

1、非手术疗法:对于单纯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特别是广泛粘连者,一般选用非手术治疗;对于绞窄性肠梗阻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基础疗法包括禁食及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防治感染及毒血症。还可采用中药及针刺疗法。

2、手术疗法:粘连性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病情不见好转或病情加重;或怀疑为绞窄性肠梗阻,特别是闭襻性肠梗阻;或粘连性肠梗阻反复频繁发作,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时,应手术治疗。①粘连带或小片粘连行简单切断分离。②小范围局限紧密粘连成团的肠襻无法分离,或肠管已坏死者,可行肠切除吻合术,如肠管水肿明显,一期吻合困难,或病人术中情况欠佳,可先行造瘘术。③如病人情况极差,或术中血压难以维持,可先行肠外置术。④肠襻紧密粘连又不能切除和分离者,可行梗阻部位远、近端肠管侧侧吻合术。⑤广泛粘连而反复引起肠梗阻者可行肠排列术。

二、绞窄性肠梗阻

1、腹痛为持续性剧烈腹痛,频繁阵发性加剧,无完全休止间歇,呕吐不能使腹痛腹胀缓解。

2、呕吐出现早而且较频繁。

3、早期即出现全身性变化,如脉率增快,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或早期即有休克倾向。

、腹胀:低位小肠梗阻腹胀明显,闭襻性小肠梗阻呈不对称腹胀,可触及孤立胀大肠襻,不排气排便。

5、连续观察:可发现体温升高,脉搏加快,血压下降,意识障碍等感染性休克表现,肠鸣音从亢进转为减弱。

6、明显的腹膜刺激征。

7、呕吐物为血性或肛门排出血性液体。

8、腹腔穿刺为血性液体。

(一)基础治疗

1、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从而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减少肠腔内的细菌和毒素,改善肠壁血运。

2、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输液的量和种类根据呕吐及脱水情况、尿量并结合血液浓度、血清电解质值及血气分析结果决定。肠梗阻已存在数日、高位肠梗阻及呕吐频繁者,需补充钾。必要时输血浆、全血或血浆代用品,以补偿已丧失的血浆和血液。

3、防治感染:使用针对肠道细菌的抗生素防治感染、减少毒素的产生。

(二)解除梗阻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蛔虫或粪块堵塞引起的肠梗阻,可通过基础疗法,使肠管得到休息,症状缓解,避免刺激肠管运动。

2、手术治疗:适用于绞窄性肠梗阻、肿瘤、先天性肠道畸形引起的肠梗阻,以及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肠梗阻病人。原则是在最短时间内,以最简单的方法解除梗阻或恢复肠腔的通畅。方法包括粘连松解术、肠切开取出异物、肠切除吻合术、肠扭转复位术、短路手术和肠造口术等。

(一)预防

依据肠梗阻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采取某些预防措施,可有效地防止、减少肠梗阻的发生。

1、对患有腹壁疝的病人,应予以及时治疗,避免因嵌顿、绞窄造成肠梗阻。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和治疗肠蛔虫病。

3、早期发现和治疗肠道肿瘤。

、腹部手术后早期活动。

(二)肠梗阻术后呕吐应如何处理?

病人呕吐前常有恶心、呼吸紧迫、心跳加快等先兆症状。对老年人和小儿病员应注意保暖,坐起或头侧向一边,防止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呕吐后给予冷开水或等渗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三)肠梗阻术后饮食方面应注意哪些?

1、术后逐渐进食流质、半流质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并富有营养的食物,宜少量多餐,不宜暴饮暴食,避免饭后剧烈活动。

2、多食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增加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3、忌吃硬、煎、炒、油炸和香燥辛辣食物,忌吃生冷瓜果和过酸的食物,如柿子、柠檬、石榴等。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肠道寄生虫病。有腹痛等不适要及时复诊。

1、告知病人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2、嘱病人出院后进易消化食物,少食刺激性食物;避免腹部受凉和饭后剧烈活动;保持大便的通畅。

3、老年便秘者应及时服用缓泻剂,以保持大便通畅。

、保持心情愉悦,每天坚持适量锻炼。

5、出院后若有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不适,及时就诊。

直肠癌

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直肠癌的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其发病与社会环境、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直肠息肉也是直肠癌的高危因素。目前基本公认的是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高,食物纤维摄入不足是直肠癌发生的高危因素。

1、早期直肠癌多数无症状。

2、直肠癌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血便、脓血便、里急后重、便秘、腹泻等。

3、大便逐渐变细,晚期则有排便梗阻、消瘦甚至恶病质。

、肿瘤侵犯膀胱、尿道、阴道等周围脏器时出现尿路刺激症状、阴道流出粪液、骶部及会阴部疼痛、下肢水肿等。

直肠癌的治疗需要以外科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

(一)手术治疗

分根治性和姑息性两种。

1、根治性手术

(1)经腹会阴联合切除(Miles手术)适用于距肛缘不足7cm的直肠下段癌,切除范围包括乙状结肠及其系膜、直肠、肛管、肛提肌、坐骨直肠窝内组织和肛门周围皮肤、血管在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或结肠左动脉分出处下方结扎切断,清扫相应的动脉旁淋巴结。腹部作永久性结肠造口(人工肛门)。此手术切除彻底,治愈率高。

(2)经腹低位切除和腹膜外一期吻合术也称直肠癌前侧切除术(Dixon手术),适用距肛缘12cm以上的直肠上段癌,在腹腔内切除乙状结肠和直肠大部,游离腹膜反折部下方的直肠,在腹膜外吻合乙状结肠和直肠切端。此手术的损伤性小,且能保留原有肛门,较为理想。若癌肿体积较大,并已浸润周围组织,则不宜采用。

(3)保留肛括约肌的直肠癌切除术适用于距肛缘7~11cm的早期直肠癌。如癌肿较大,分化程度差,或向上的主要淋巴管已被癌细胞梗塞而有横向淋巴管转移时,这一手术方式切除不彻底,仍以经腹会阴联合切除为好。现用的保留肛括约肌直肠癌切除术有借吻合器进行吻合,经腹低位切除-经肛门外翻吻合,经腹游离-经肛门拖出切除吻合,以及经腹经骶切除等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2、姑息性手术

如癌肿局部浸润严重或转移广泛而无法根治时,为了解除梗阻和减少病人痛苦,可行姑息性切除,将有癌肿的肠段作有限的切除,缝闭直肠远切端,并取乙状结肠作造口(Hartma手术)。

(二)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在直肠癌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目前认为局部分期较晚的中低位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后再手术比先手术再放疗的生存期更长。

(三)化学治疗

直肠癌术后病理分期为II期和III期的患者,建议术后化疗,总化疗时间为半年。

结肠癌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为2~3:1。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

结肠癌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高脂肪食谱和纤维素摄入不足。结肠的慢性炎症使肠癌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有结肠息肉者,结肠癌发病率是无结肠息肉者的5倍。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瘤,癌变的发生率更高。遗传因素可能也参与结肠癌的发病。

结肠癌患者早期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而后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前腹痛,稍后出现黏液便或黏液脓性血便。肿瘤溃烂、失血、毒素吸收后,常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水肿等中毒症状。如出现腹胀、腹痛、便秘或便闭,体检见腹隆、肠型、局部有压痛,闻及亢强的肠鸣音,提示可能出现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肠梗阻。若瘤体与网膜、周围组织浸润粘结,形成不规则包块,有一定的活动度。晚期可出现黄疸、腹腔积液、水肿等肝转移征象,恶病质,直肠前凹包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处扩散转移的表现。结肠癌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同,分述如下:

1、右半结肠癌

右半结肠腔大,粪便为液状,癌肿多为溃疡型或菜花状癌,很少形成环状狭窄,不常发生梗阻。若癌肿溃破出血,继发感染,伴有毒素吸收,可有腹痛、大便改变、包块、贫血、消瘦或恶液质表现。

2、左半结肠癌

左半结肠肠腔细,粪便干硬。左半结肠癌常为浸润型,易引起环状狭窄,主要表现为急、慢性肠梗阻。包块体积小,既无溃破出血,又无毒素吸收,罕见贫血、消瘦、恶液质等症状,也难扪及包块。结肠癌往往有器官转移,远处转移主要是肝脏。淋巴转移一般由近而远扩散,也有不按顺序的跨越转移。癌肿侵入肠壁肌层后淋巴转移的几率更多。结肠癌癌细胞或癌栓子也可通过血液转移,先到肝脏,后达肺、脑、骨等其他组织脏器。结肠癌也可直接浸润周围组织与脏器,脱落在肠腔内,可种植到别处黏膜上。播散至全腹者,可引起癌性腹膜炎,出现腹腔积液等。

结肠癌的治疗方法是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免疫治疗、中药以及其他支持治疗的综合方案,以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手术方法有:

1、右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盲肠、升结肠及结肠肝曲部的癌肿。

2、左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降结肠、结肠脾曲部癌肿。

3、横结肠切除术适用于横结肠癌肿。

、乙状结肠癌肿除切除乙状结肠外,还应做降结肠切除或部分直肠切除。

5、伴有肠梗阻的手术原则,病人情况允许,可作一期切除吻合。如病人情况差,可先作结肠造口术,待病情好转后行二期根治性切除术。

6、不能作根治术的手术原则,肿瘤浸润广泛,或与周围组织、脏器固定不能切除时,肠管已梗阻或可能梗阻,可作短路手术,也可作结肠造口术。如果远处脏器转移而局部肿瘤尚允许切除时,可用局部姑息切除,以解除梗阻、慢性失血、感染中毒等症状。

结(直)肠癌手术病人术前应做何准备?

充分的肠道准备对结直肠手术非常重要,可以增加手术成功率与安全度。

1、术前晚和术晨清洁灌肠,以抑制肠道细菌,预防术后感染。

2、术前2日食流质食物,以减少粪便易于清洁灌肠。

3、术前1天禁食,静脉输入液体供给机体能量,下午2时口服20%甘露醇ml+5%GNml使肠道清洁利于手术。

、术日晨安置胃管、尿管并禁食水。

出院后需继续休息,根据病情、年龄的不同,逐渐恢复工作。

◎病人术后在做化疗或放疗期间,宜继续休养。

◎早期肿瘤病人术后,如体力恢复即可恢复工作,但应避免重体力活。

◎中期肿瘤病人术后应休息3~6个月,以后可逐渐恢复轻便工作,并注意劳逸结合。

◎晚期肿瘤病人术后以休养为宜。出院后如何用药

◎放疗、全身化疗:第1次放疗或化疗在术后3周开始,要按时去

医院治疗。常用的化疗药有替加氟(FT)、嘧啶(5-Fu)等。

◎免疫治疗:胸腺肽、胸腺喷丁(胸腺五肽)、干扰素等。

◎升白细胞药:升白胺片、肝血宝、利血生等。

◎中医、中药:贞芪扶正冲剂等。

出院后是否需要复查

◎结肠癌、直肠癌病人再患大肠癌的机会要比正常人高3倍,因此,术后一定查。2年内每3个月复查1次,2年后改为半年1次。

◎复查内容包括全身体检,如锁骨上、腹股沟淋巴结有无肿大、肛门指检及阴道指检、腹部有无肿块等,以及B超、胸片、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免疫功检查(TBNK)、肿瘤标记物,每半年检查1次肠镜。

1、正确使用造口袋,根据患者情况及造口大小选择适宜的造口袋,结肠造口及周围皮肤并待其干燥后,除去肛门袋底盘处的粘纸,对准造瘘口贴紧周围皮肤,袋边的凹槽与底盘扣牢,袋囊朝下,尾端反折,并用外夹关闭,必要时,用弹性的腰带固定人工肛门袋,当肛门袋内充满三分之一的排泄物时,要及时更换清洗,使用过的袋子可用中性洗涤剂和清水洗净擦干,晾干备用。除冲洗外,每日一次,用手指扩肛。

2、换袋方法

换袋时,宜取坐位,袋内积粪要及时倾倒清洗,避免感染,减少臭气;取肛袋时,应从上环轻掀起,防止损伤皮肤。

3、观察肠道恢复功能

家属要观察肠道功能的恢复,何时腹胀消失、造口引流出液体的性质。进食要定时定量,以帮助控制肠道的活动规律。应逐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大便成形及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后,病人就可以在每天排便后用棉垫将造瘘口盖好,用绷带固定。如有几天没有大便,医院进行人工肛门灌肠。为防止腹泻,要注意饮食卫生,并少吃纤维素类食品或生冷、油腻的食物。

、术后锻炼与饮食禁忌

手术后患者经短期休息后,也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除锻炼之外,还要注意饮食。膳食中应注意多吃些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白菜、萝卜等绿叶蔬菜,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可刺激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从粪便当中带走致癌及有毒物质。同时以易消化、细软的半流食品为主,如小米粥、浓藕粉汤,大米汤、粥、玉米面粥、蛋羹、豆腐脑等,这些食品能够减少对肠道的刺激,较顺利的通过肠腔、防止肠梗阻的发生。

(1)造口感染:造口开放前,造口周围皮肤用凡士林或生理盐水纱布保护,造口开放后,及时清洗造口分泌物、渗液,保护周围皮肤,更换敷料,避免感染。观察肠造口处肠粘膜的色泽,肠管有无回缩、出血、坏死。

(2)肠造口狭窄:术后由于疤痕挛缩,可引起造口狭窄,故应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肛门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的症状,为避免造口狭窄,在造口开放后予以开始扩肛,扩肛时用戴手套的食指及中指涂石蜡油缓慢插入造口至2~3指关节处,至造口内停留3~5分钟,开始每天一次,7~10天后改为隔天一次,造口扩张时,动作轻柔,手指插入造口不宜过深,以手指通过腹壁肌层至腹膜层为宜。

(3)肠脱垂:由于切口缝合过于松弛,手术后腹内胀气,可使肠袢

从造口旁突出,或全部脱出,故手术后要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防止腹

胀,扎紧腹带、防止脱出。

()粪堵塞:由于手术后排便反射尚未建立,排便机能未完全恢复,有时粪便不能排出,结肠内存积粪便,积累多时,可发生粪堵塞,故术后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若进食3~天患者仍未排便,应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多饮水,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必要时适当的灌洗和注入油剂,同时可口服石蜡油或麻仁丸,使粪便稀软,排出通畅

◎造口周围可用氧化锌软膏、红毒素软膏等药物保护,以防止造口周围皮肤因便溺潮湿而引起湿疹。

◎避免进食易产气或有刺激性的食物。

1、易产气的食物有:奶酪、豆类、洋葱、啤酒、碳酸饮料。

2、易引起腹泻的食物有:酒、绿豆、咖啡、菠菜等。

3、使排泄物有臭味的食物有:大蒜、洋葱、鸡蛋、鱼、芦笋、甘蔗、大白菜等。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定期用食指扩张造瘘口以防止造瘘口狭窄。如发现造瘘口狭窄、医院检查处理。

◎若出现血便、腹痛、淋医院就诊。

饮食原则:饮食应从稀、软,逐渐过渡到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纤维素食物为宜。

◎饮食要清淡,少吃多餐。

◎控制脂肪的摄取,以低脂肪饮食为主,常吃些瘦肉、鱼、鸡蛋等高蛋白、低脂肪食物。

◎多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和富含粗纤维的新鲜蔬菜、水果,保持排便通畅。

◎戒烟、戒酒,不吃腌制品及变质的食物,忌食或少食油煎食物和烧烤食物。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半生不熟的食物,防止腹泻。

◎加入造口协会,与其他病人交流经验和体会,学习新的控制排便方式,获得自信。

◎适度地运动,尽快融入到正常人的生活和社交中。

◎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及稳定的情绪,特别是行结肠造口的病人,首先应战胜自卑心理,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及生活的意义。

◎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需要卧床休息的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安排以下活动:听音乐、听新闻广播;阅读或由家属朗读病人喜爱的文艺书籍和报刊杂志;学习卧床气功;与亲友聊天等,力争达到丰富多彩而又不疲劳。根据身体恢复情况选择适合的锻炼项目及方式,如散步、打太极拳、气功等,不宜做剧烈活动要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不断适应日常生活及工作。

人工肛门袋的护理保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每次更换或清理造口袋时,要及时洗净周围皮肤上的污物,并用氧化锌软膏外涂,保护皮肤,防止皮炎及肤糜烂。准备2个肛袋以备更换,更换的次数因人而异,可以在餐前、餐后2~小时更换,或在睡前,或袋内充满1/3排泄物时更换。使用过的袋子要用中性清洁剂和清水洗净,晾干备用。避免使用漂白剂或其他强效清洁剂。如果术后出现肠功能暂时紊乱,如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水样便等症状,不要担忧,经过数月后会逐渐好转,如症状严重,可吃一些止泻收敛药,抑制肠蠕动亢进,如复方地芬诺酯(苯乙哌啶)、盐酸洛哌丁胺(易蒙停),以改善排便情况。

阑尾炎

阑尾炎是指阑尾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是腹部的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阑尾炎病人能及时就医,获得良好治疗。但是,有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处理不当,则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到目前为止,急性阑尾炎仍有0.1%-0.5%的死亡率。阑尾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见,20-30岁为发病高峰。

阑尾炎的分类:分为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

1、阑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造成阑尾腔阻塞的常见原因有:淋巴组织明显增生、炎性狭窄、肿瘤、阑尾解剖位置异常、粪块(石)、食物碎块、蛔虫或异物发生梗阻。

2、细菌入侵:阑尾管腔阻塞后内容物排出受阻,腔内致病菌繁殖引起感染。

3、其他:胃肠道疾病如急性肠炎直接蔓延到阑尾;饮食因素如经常进食高脂肪、高糖和缺乏纤维素的食物者。

1、右下腹疼痛:疼痛多开始于上腹部或肚脐周,位置不固定,6~12小时后,腹痛会逐渐转移至右下腹部,且进行性加重。少部分患者发病初期即表现为右下腹痛。

2、胃肠道反应:可出现厌食、恶心和呕吐,有的人还会出现腹泻。弥漫性腹膜炎时可引起麻痹性肠梗阻,病人可出现腹胀、排便排气减少。

3、腹膜刺激征:出现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所谓反跳痛,即医生将手在右下腹部深压后突然抬起而引起的腹痛加重,此为阑尾本身化脓引起腹膜炎的表现。

、全身表现:主要表现为乏力、低热。炎症加重时出现中毒症状,如寒战、高热等。

绝大数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治疗;部分成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可经非手术治疗而痊愈。如果未能及时治疗,可发生阑尾穿孔、腹膜炎肠梗阻等,还可危及生命。

1、肠道准备:手术前须常规禁食8小时、禁水-6小时,以防麻醉引起的术中呕吐及术后腹胀。

2、皮肤准备:于手术当天要清洁会阴部皮肤,剔净阴毛,更换干净的病号服。

3、一般准备:取下义齿、发夹、眼镜、首饰等。

1、体位: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血压平稳后可取半坐卧位,可减轻腹壁张力,有助于缓解切口疼痛,有利于腹腔内渗液积聚于盆腔,避免形成腹腔脓肿。

2、活动:应尽早下床活动,促进长功能恢复,防止发生肠粘连及肠梗阻。

3、饮食:术后常规禁饮食,术二日肛门有排气、肠鸣音恢复后可进

流质饮食,避免进食牛奶、豆浆等易产气的食物,以防腹胀。饮食逐渐过渡到高蛋白、营养丰富的半流质、软食,以利于切口愈合。

、体温:术后3天内体温在38度以下属于正常范围不必担心。

1、出血

2、切口感染

3、粘连性肠梗阻

、阑尾残株炎

5、粪瘘

1、饮食:宜规律,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清淡饮食,忌辛辣、忌暴饮暴食。

2、锻炼与休息:出院后注意休息、适当活动、劳逸结合。活动量从小到大,术后1周内作轻微的运动,两周可以恢复工作,1月内不要提大于5KG的重物,以免增加腹压,发生腹部切口疝。

3、出院带药者,应遵医嘱、按量服用。

、阑尾周围脓肿者,待病情稳定后3个月,再次住院行阑尾切除术。

5、医院换药,观察切口恢复情况。并进行自检,如体温38°C,伤口红肿,有异味,疼痛感,肛门停在排气排便,医院就诊。

慢性阑尾炎大多数有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少部分开始即呈慢性过程。部分可因阑尾腔内粪石、虫卵等异物,或阑尾扭曲、粘连,淋巴滤泡过度增生等导致阑尾管腔变窄而发生慢性炎症。

症状多不典型,既往多有进行阑尾炎反作病史,表现为右下腹经常疼痛,部分病人仅有隐痛或不适。阑尾区有轻度压痛,位置比较固定。

诊断明确后行阑尾切除术。对于诊断不明确、症状比较轻者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禁食、补液或中药治疗。

1、体位:半卧位有利于腹腔内渗液积聚于盆腔,促使感染局限化。因盆腔腹膜抗感染性较强,而吸收较差,可减少炎症的扩散和毒素的吸收,从而减轻中毒反应,同时又可防止感染向上蔓延。

2、饮食:进食清淡饮食,防止腹胀而引起疼痛。必要时禁饮食,以减轻腹胀和腹痛。

3、观察腹痛期间禁用镇静止痛剂,以免掩盖病情,同时禁服泻药及灌肠,以免肠蠕动加快,腹压增高,导致阑尾穿孔或炎症扩散。

、活动:疼痛较重时卧床,可在床上活动;病情稳定时适当活动。

1、出院带药者,应遵医嘱、按量服用。

2、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餐后不做剧烈运动,尤其是跳跃、奔跑等。

3、及时治疗胃肠道炎症或其他疾病,预防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若再次出现右下腹腹痛、发热、呕心、呕吐及时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变成

联系

喜欢我,就给我一个“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kkmk.com/zzyfl/12727.html
------分隔线----------------------------